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·北疆片区③】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张婷
【资料图】
眼下,田间地头处处都是“三夏”生产的繁忙景象,但在塔城市阿不都拉乡水磨村的农田里,却见不到村民忙碌的身影。原来,该村通过土地托管模式,将土地交由村里成立的合作社集中管理,土地进了“托管班”,村民们纷纷当起了“甩手掌柜”。
作为传统的农业村,水磨村现有村民203户605人,耕地9696亩,人均耕地16亩,以种植玉米、小麦为主。以往土地分散,粮食作物产量不高。
“谁来种地”“怎么种地”“如何种好”是水磨村面临的现实问题。
2019年,塔城市在阿不都拉乡水磨村先行先试,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,推行“土地股份合作社+全程托管服务”新模式。在开展土地托管试点过程中,突出“党建引领、村社共建”带动作用,由水磨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塔城市阿不都拉乡绿和综合专业合作社,以“农户+合作社”的方式,推进土地成方连片,实行全程托管“保姆式”服务。
村党支部领着干,各族村民跟着赚。当年,托管土地平均每亩收入830元,比没有参加土地托管的村民每亩多收入260元。
土地托管为何比村民自己种地挣钱?水磨村村委会主任、绿和综合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松河算了一笔账:规模化集采降低了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的成本,机械化、智能化应用又降低了播种、灌溉、收割的成本,综合测算每亩种植成本降低了10%以上,产量提高了20%,再加上卖粮收入的增加,一亩地较以往平均能多赚几百元。
当地村民形象地比喻,这就相当于把土地送进了“托管班”。“每亩地只需交50元托管费,播种收和田间管理都由合作社负责,收获的粮食还属于村民,这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。”马松河说。
如今,绿和综合专业合作社共托管了全乡8个村447户村民的3.2万亩耕地,其中水磨村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就有202户。
土地送进“托管班”,腾出手的村民干点啥?
今年5月,水磨村党支部又牵头成立了劳务服务合作社,下辖5支服务队,有无人机组、运输组、家政组、田间管理组和装潢组。共有运输车辆35辆,无人机11架,各类农机51台。5支服务队吸纳了240人就业,占全村劳动力的75%。
7月23日,在水磨村一片玉米地里,1架无人机在村民朱胜强的操控下缓缓起飞,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,匀速往返田间喷洒农药。
今年50岁的朱胜强,2019年将家里27亩耕地托管给绿和综合专业合作社,自己则在周边乡镇打零工。今年听说村里成立了劳务服务合作社,他便报名加入了无人机组,与另一名合作社成员花12万元买了1架无人机。
朱胜强说,这些年,塔城地区开展的农业技术培训就没有断过,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,自己现在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作业。
“1名无人机飞手1小时内可以实现连片100亩农作物的飞防植保,作业效率大幅提高。村里的活干完了还能到周边县市、乡镇接活,我还去过阿勒泰地区开展飞防植保作业。”朱胜强说,仅飞防植保作业这一项,他的年收入就达到10万元左右,另外土地托管给合作社,年底还有分红。
站在水磨村村委会的一块电子大屏前,马松河将该村2016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,以算清“三天账”为题,通过数据对比、事例分析,生动讲述了水磨村发生的巨大变化。
“昨天”的水磨村,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,一产占比80%,村里没有二产,仅在春耕秋收冬休的间隙,村民才能打打零工,三产占比20%。
“今天”的水磨村,从2019年到2022年,4年间年人均收入增加了近3倍,达到45600元。一产占比40%,进行土地托管后,解放了劳动力,村民通过参加技能培训,有了更多择业选择,村里的三产占比达到60%。
“‘明天’的水磨村,我们将围绕种植特色作物以及应用开发服务,延长农产品产业链,增加农产品附加值。在学习智慧农业管理、提升育婴及家政技能等方面用力,发展‘能人经济’,做大做强各支服务队,将三产收入占比提高到75%。”马松河信心满满地说。
关键词: